腹脹是婦科患者最常見的較頑固的癥狀之一。其原因多與消化液分泌不足、腸蠕動紊亂、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細菌過度繁殖造成食物在消化道過度發酵、腐敗、產氣過多,以及因肝功能不正常門靜脈血運不暢引起腸管平滑肌張力減低等因素有關。根據中醫理論,以及我們在婦科治療中的體會,我們認為:腹脹可以分為停食作脹、脾虛做脹,腹水作脹等。在治療時應當在整體辨證的基礎上,根據腹脹的不同特點,加用適當的藥物。 本文來自織夢
停食作脹:其特點是上腹脹較為明顯,食后腹脹加重,,或有噯氣惡腐,因胃主受納腐熱水谷若肝氣犯胃,胃失和降,則食停中脘,腹脹乃作。治療時應以和胃降逆、消食理氣為主。常選用:旋覆花、生赭石、杏仁、橘紅、萊菔子、刀豆子、厚樸花等。
積滯作脹:其特點為下腹脹較為明顯,矢氣惡臭,便后脹減,大腸主傳送糟粕,排泄大便,若濕熱結于腸胃,腑氣不通,積濁不降,停滯成積而做脹。治療時應以消積導滯通腑除穢為宜。常選用:熟軍瓜蔞皮、焦四仙、元明粉、枳實等。
本文來自織夢
氣滯作脹:肝主疏泄,喜條達,情志不遂,肝氣橫逆犯胃,則以上腹脹為顯;肝郁氣滯、木郁克土,脾失健運,則以下腹脹為主。由于肝氣郁結,臨床常可出現脘腹脹滿的癥狀。其特點為與情緒有關多在氣郁后加重,噯氣后減輕。喜按,可伴兩脅疼痛。舌苔薄白,脈弦滑。治療原則應疏肝解郁,行氣消脹。常用藥物有生赭石、旋覆花、醋柴胡、川楝子、香附、木香、沉香、佛手、玫瑰花等。
dedecms.com
濕困作脹 脾喜燥惡濕,得陽始運,濕易傷陽氣,阻礙氣機,導致脾陽不振。寒濕凝聚而作脹。其特點為持續性悶脹,不分早晚晝夜、空腹食后。伴有胸滿、四肢沉困乏力,大便粘滯不爽,小便不利,舌苔膩,脈沉滑。治療上應溫振脾陽,芳化利濕。常用的藥物有:生姜、干姜、草寇、木香、蒼術、薏苡仁、藿香、佩蘭、烏藥、大腹皮等。
脾虛作脹 脾主運化,貪食生冷或思慮過度,產后失調或身體平素脾陽虛衰,以致運化失司而致腹脹。其特點為腹脹多在午后晚間和勞累后加重,以中復繞臍作脹為重。可伴有不思飲食、倦怠乏力、大便稀溏、面色萎黃、四肢消瘦、舌質淡、舌苔白、脈濡弱。治療上應以補氣益中、健脾運化為主。常用的藥物有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升麻、砂仁、煨葛根等。
織夢好,好織夢
腹水作脹 脾肺腎俱虛,三焦氣化不利,功能失調,則導致水濕內停而作脹。治療上應以調理肺脾腎、通利三焦、尤其是溫腎陽以利氣化為主。常用的藥物有附子、肉桂聞腎陽,生黃芪、黨參益氣健脾,麻黃開肺氣,玉米須、冬瓜皮、大腹皮等理氣利水,以及香附、木香、生姜、厚樸等溫中理氣,以達利水消脹的功效。 copyright dedecms













